当前位置: 首页>>通知公告>>正文
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常识
2023-11-03 15:35  

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常识

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的鼻腔、咽喉、气管、支气管感染侵入而导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。

秋冬季由于气温及湿度较低有利于病毒的生存,且进入供暖季后人们倾向于待在室内,人员较为密集且通风不好,所以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。尤其是儿童、老人、体弱、营养不良、慢性疾病患者、过度劳累者、精神高度紧张者是易发人群。高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,极易出现流行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、流行性腮腺炎、肺炎支原体感染、水痘等,主要通过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。

为了做好秋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,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
一、接种疫苗

流感、腮腺炎、麻疹、水痘等均有疫苗,建议抵抗力较差人员主动接种相关疫苗。

支原体肺炎截至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。

二、通风消毒

通风消毒是最经济、有效、简便的消毒方式,建议在做好保暖的情况做好学习、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和通风,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。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最少30分钟,必要时可以采取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。常用的75%酒精、含氯消毒剂均能杀灭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。我校目前每天都会对学校各个公共区域进行消杀。

三、清洁双手

建议外出返回宿舍、饭前便后、接触口眼鼻之前均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清水进行七步洗手法,或用手消毒剂及时清洁双手,我校各公共区域均有手消毒剂提供使用。

四、减少外出

非必要不要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必须前往时建议正确佩戴口罩。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绢掩住口鼻。

五、增加营养

多喝温开水,尤其是发热患者需要多喝温开水,促进新陈代谢。咽喉不适时可以使用淡盐水冲洗咽喉部位,起到杀菌、缓解炎症的作用。

合理膳食不挑食、偏食,增加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。可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、糖及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瘦肉、禽蛋、大枣、蜂蜜等。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,摄入足量的维生素。不喝生水,不吃不清洁的食物,不生吃海鲜肉类食品。

六、注意保暖

适时增减衣物,随身携带一件外套,根据环境场合适当加减。贴身层穿着排汗、透气的内衣;中间层选择面料轻薄、排汗保暖的面料;最外层穿着防风效果好的外套,做到颈背温暖无汗为宜。

七、规律作息

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不熬夜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保持良好的心情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提高机体防御力。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和张口呼吸的习惯,随时保持口腔清洁,避免用嗓过度。

请广大师生如有咳嗽、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及时报告、及时就医,不要带病工作学习。

附件: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常识

后勤管理处校医院

附件: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常识

流感防控常识

 

流行性感冒(流感)是一种由病毒引致的疾病,传染性极高。属于呼吸道的急性疾病,症状包括发烧(高热)、头痛、肌肉疼痛、流鼻水、咳嗽及喉咙痛。

病人是主要传染源,自潜伏期末即可传染,病初2~3日传染性最强,体温正常后很少带毒,排毒时间可长达病后7天。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、口涎、痰液中,并随咳嗽、喷嚏排出体外。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的,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,通过说话、咳嗽或喷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,并保持30分钟,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。传播速度取决于人群的拥挤程度。通过污染日常物品的间接接触,也可起传播作用。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与年龄、性别、职业等都无关。

流感的预防包括维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;保持双手清洁,并用正确方法洗手;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後(如打喷嚏後)应立即洗手;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,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;增强抵抗力有助预防感染流感。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紧张和避免吸烟,都是增强抵抗力的方法;在流感高峰期,最好避免前往人多挤迫、空气流通情况欠佳的公众地方;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,流感疫苗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,按照每年社会上流行的流感类型而制备的。

水痘防控常识
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,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。

该病潜伏期为12~21日,平均14日。起病较急,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倦怠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前驱症状,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。

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,皮疹先发于头皮、躯干受压部分,呈向心性分布。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,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,周围明显红晕,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。黏膜亦常受侵,见于口腔、咽部、眼结膜、外阴、肛门等处。

在为期1~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,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→疱疹→结痂→脱痂的演变过程,脱痂后不留瘢痕。水疱期痛痒明显,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。体弱者可出现高热,约4%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、水痘性肺炎。

水痘的预防包括控制感染源,隔离患者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。对免疫功能低下、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,若有接触史,可使用丙种球蛋白,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,肌肉注射。未接种过水痘疫苗人群建议接种水痘疫苗。

肺炎支原体防控常识

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。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,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,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。主要经飞沫传染,潜伏期2~3周,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多在秋冬时节。

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轻重不一,大多起病不急,有发热、厌食、咳嗽、畏寒、头痛、咽痛、胸骨下疼痛等症状,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。体温在37℃-41℃,大多数在39℃左右。主要经飞沫传播,潜伏期2-3周,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。

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。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、红霉素、克拉霉素等。近年来,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,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。

腮腺炎防控常识

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,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,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,可以一侧或两侧。病因为感染性、免疫性、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性炎症肿大等。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,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。

病毒性腮腺炎,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,还可见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。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,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、肾、心、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,常可引起脑膜脑炎、睾丸炎、卵巢炎、胰腺炎等并发症,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。

关闭窗口